独 味
——《佛陀在诗味里微笑》之六
湖北 陈明火
“独味”一词,古今词典、互联网上的《百度汉语》都查找不到,这是让人十分遗憾的事情。为了不再永远地让人遗憾,我想提醒现代汉语语言专家们:“独味”一词,已到了获得准入证,堂堂正正地被录入《现代汉语词典》的时候了。
我有这样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
此次,我一口气读完佛学诗人包容冰刚刚寄来的第一本诗集《我的马啃光带露的青草》(只因我想全方位地了解他的佛诗,故而请他将我所缺的第一本诗集寄来),看到无数的诗篇中运用了很多“独”字,抑或含有“独”味的诗句,其不同寻常的“独味”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在做读书笔记时就有了一次突发的奇想,欲对“独味”探究一番。
谁知,当我相继翻开了《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词海》,竟然没有看到“独味”一词的词条。而后,我打开了互联网,查看了《百度汉语》,亦没有看到“独味”一词的词条。即便如此,我依然没有放弃我的“奇想”,来了一个追根溯源:在多方面的查找与寻觅之中,我终于发现了“独味”一词的音容笑貌,行踪影迹。在此,我可以负责任的这么相告:我已经看到了能支撑“独味”一词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的一线希望,因为“独味”已客观存在着,并与我们朝夕相处,甚至以自己无处不在的独特的身份,丰富的内涵,多义的阐释向我们招手微笑。
一、《说文解字》等出版物,包括互联网上的《百度汉语》,谈到了“独”的“单一”的存在,其特有的“独味”是其它的词语难以替代的。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另: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为形声字。“独”的繁体字从犬,从蜀,蜀亦声。“蜀”,本指“带孔眼的网罩”。“犬”与“蜀”联合起来,表示“犬”关在带格栅的犬舍里。本义:一犬一笼。引申义:单一。说明:犬性好斗,多独居。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这两句的大意分别是:修行的君子就会非常慎重他自己的每一个心念言动;有德之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慎独”,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对于其含义,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其意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这就是说,“独”之独味,是个人非常慎重的心念言行,是个人独处时的谨慎的思悟。
“独”之“单一”“多独居”与“慎独”,暗示着“不入群”“不合流”的属于个人的言行举止,这就为“独”之独味提供了特有的市场,使得“独味”无处不在。
“独味”的词根“独”字,一经与其它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无穷无尽的独味,可谓应有尽有。“独”与其它的词语的组合,出现了370条词组,93条常用成语(统计的数字可能略有出入,可见《百度百科》)。
“独”的基本字义:1、单一,只有一个。如:独特、独辟蹊径等;2、老而无子:鳏寡孤独;3. 难道,岂:“君独不见夫趣(趋)市者乎”;4、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独谁受之” ……
“独”的详细字义,因词性而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作形容词的:“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吕氏春秋·制乐》);作副词的:“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贾的也不少”(《红楼梦》);作名词的:“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后汉书》”);作动词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庄子·人间世》)……
“独”,作为词根,根基是十分稳固的。“独”,一经与其它的字词组合在一起,其“独味”真的是“百媚千娇”。
二、“独”的“独而不群”,为古今诗人、词家所喜爱,尤其是佛学诗人包容冰能让“独”之“独味”在现代诗中香飘四溢。
古今的诗人、词家常常在独处的环境里表达属于个人的情感与思悟时,自然的离不开这个形影不离的“独”字。这样一来,诗中的“独味”也就显得不拘一格,丰富多彩。
据不完全统计,古代的诗、词、曲有21450首左右(3075个页面,每个页面有6首,均从相同或不同的角度运用了“独”字。(见《百度知道·“含‘独’的古诗词”》)一些古代的著名诗人、词家,如屈原、谢灵运、陶渊明、李煜、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李贺、刘禹锡、刘长青、柳宗元、韩愈、王维、王安石、杜牧、苏轼、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他们的很多诗词中都“独味”十足,让人百看不厌。
现代诗还未见含“独”的诗篇到底有多少首,但我们可以采用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就是所谓的“一叶知秋”的办法而象征性获知。
当代优秀佛学诗人包容冰像历代诗人、词家一样,在现代诗中亦喜欢“独”字、抑或含有“独”味的诗句,仅《我的马啃光带露的青草》(第一本诗集),就有三十余处(下面未全部录入;另外,将《内心放射的光芒》录入了四首,供评析时所用):
表诗人“独”处的独味:“谁让我举起空空的酒觞/斟一杯冰冷的月光/独自痛饮到夤夜”(《萧索的风景》)、“独坐缪斯屋檐下,缅怀与感伤”(《真的好想你——兼致byp》)、“一个消瘦的诗人/独立如旗”(《九曲月光河》)、“我独居一朵温暖的雪花里/裹足不前”(《渡口》)、“映照行吟的歌者/孤独的思索”(《春天的誓词》)、“一个诗人独立寒秋/消遁淡淡的清愁”(《龙潭浩月》)“我独坐在黑黑的屋檐下/一言不发”(《抚平创伤》)……
表他人“独”处的独味:“独守清贫的爱妻呵/我已为一朵绽颜的矢车菊/把满腔的诗情挥霍殆尽”(《坐在春天的鸟声里晨读》)、“黑暗中找不到万物的影子/孤旅无助的少年/萎顿的春天在凝固中苏醒/一双含情的眸子默默燃烧/你依然孤身瘦影”(《回首一望》)……
表“独”处(泛指你、我、他)的独味:“拥有赤贫和饥渴/漫步孤独与荒凉的旷漠/其实你已经接近真理的天堂”(《罂粟花摇曳最初的芬芳》)、“孤居得久了。流动的河水都已干涸”(《寒风吹鸣》)、“依旧独居的人,再次/被袭人的花魂所伤 (《大雪过后》)……
表“孤独”(拟人化手法)的独味:“我的孤独/犹如一首无人去读的诗/夹在书缝里暗自伤怀”(《清茶》)
表他物“孤独”(拟人)的独味:“孤独无援的飞鸟/请你按倒狂放”(《寒露》)、“一只孤独的麻雀栖息枯槁的枝柯/瑟缩着脑袋把我张望”(《某个星期天》)……
表暗含“独”字的独味:“此刻,我坐在四月抽穗五月开镰的巩昌/坐在一簇花卉的中心吹响心爱的竹笛……紧靠岁月的光芒,让心中的事物/穿越胸膛”(《活在巩昌》)、“幕后浓妆淡抹/尽管再三装点,还是太具本色/我被逐出一种境界”(《面具》)、“避开众多的人群。一个人/喜欢与书中的人和事,交往”(《我为什么老爱打盹》)……
表“独”(“内心”“灵魂”)的独味:“坚持到天明的人,是玫瑰/打开我内心的独白”(《是玫瑰打开我内心的独白》)、“把要说的话咽进肚里/发酵成一坛老酒/让孤独的灵魂/独自啜饮”(《这个世上,什么人最穷》)、“习惯独处。在风清月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哪两颗星星是父母的灵魂/哪一颗星星是我的灵魂/灵魂们在与天堂对话/人与人在尘世间碰撞”(《风再大,心也静》)……
表“孤独”(一诗多处)的独味:“独自行走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漠漠荒原”、“踽踽独行。我只有沉郁寡言/心是风雨吹奏的海螺。张扬的黑发/是九月飘动的经幡”、“我孤单影只继续前行/谁能分担我巨大的赤贫”、“我就踽踽上路了。带着撤退的内伤/猫头鹰凄切的啼叫给我送行/一弯下弦月高挂西天/那是引诱我的灯塔么”、“独自安坐/之后静静地抽烟。静静地”、“踽踽独行的我义无反顾/一任世纪末的残阳/将我瘦削的孤影贴在老墙”(《孤独地跋涉》)、“我握着湿漉漉的往事/只能给孤独的灵魂诉苦。然后想到/然后超越现实的苦难,救拔自己”、“在低处行走。我时刻为孤独的灵魂/高筑飞翔的楼台”“禅坐。在静谧的禅坐中/谁神闲气定”“一个人独处陋室/孤独和焦虑同时袭上心头”“我不再吃众生的肉/在洮河岸边独自行走/”(《读<</span>西藏生死书>》)……
我想,“独”字有它独特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蕴涵与味趣,佛学诗人包容冰能如此喜欢“独”字或含有独味的诗句,其他的写现代诗的诗人,亦不会轻易别“独”字而行。
三、“独味”,虽说没有进入《现代汉语词典》《百度汉语》,但已被人们广泛的运用,其“独味”里有不同寻常的味趣与神韵。
以下所出现的“独味”之词条,均来自无限量的民间,已经被(《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快照》等所收录。(互联网上,还有不少未被我录入,尤其是含有“独味”的美食名)
小说名:《人生独味》;作者:人生爷爷;题材:网络小说;发表的网名:起点网。
艺术名:“独味——《葬花吟》”“独味素材”“独味春秋笔法”“独味唱腔”“独味倾听”“独味的生活”“独味痛苦”“独味麻木”“独味佳缘”“独味忆”“独味歌”“独味日记”“独味的思念空间”“爱情独味”“独味资料照片”“独味人间百态”“独味视角”“独味信息”……
中医处方名:“《独味草药单方》”“独味单方”“独味单方治百病”“独味单方——辛夷花”“独味胶囊”“独味补养”“独味偏方”“独味中药最特效”“独味堂草药”……
美食名:“独味烧烤”“独味汤包”“独味白头翁汤”“独味龙虾”“独味鸡”“独味香酥童子鸡”“独味鸭”“独味鸭脖”“独味黑鸭”“独味烧烤”“独味休闲零食”“独味铁板烧”“独味碳火烤肉”“独味花生”“独味美皮”“独味水饺”“独味抓饭”“独味米粉”“独味烤活鱼”“独味牛肉”“独味鱼”“独味手撕鸡”“独味葱花饼”“独味卷饼”“独味油饼”“独味牛肉面”“独味零食”“独味排骨米饭”“独味勾魂面”“独味果蔬”“独味私家菜”“独味蜂王浆”……
建筑物名:“独味楼”“独味小屋”“独味居所”“独味模板”“独味楼电话”“独味直播间”“独味——豆瓣”“独味吧”“独味华侨影院”“独味小屋”“独味厅”……
餐饮名:“独味酒家”“独味饭店”“独味私家厨房”“独味面馆”“独味饭庄”“独味酸辣粉店”“独味火锅小吃店”“独味大排档”“独味全羊馆”“独味焖罐坊”“独味面馆”“独味食府”“独味烤吧”“独味私家厨房”“独味火锅店”“独味餐馆”“独味土菜馆”“独味王餐厅”……
穿作名:“独味,穿出不一样的味道”“独味女人精品屋”“独味女人店”“独味鞋坊”“独味流行色”……
其他物名:“独味博客”“独味草”“独味香”……
从以上所举可以看出,“独味”一词已天女散花般地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不知道负责编簒《现代汉语词典》的语言专家们是否已经明察秋毫:若是“明察”了,照样处于无动于衷的状态,是会让人遗憾的;若是没有“明察”,是难以让人原谅的。
四、若是从“独”字满蕴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层面看,佛学诗人包容冰诗中的“独味”,显得更突出与更耐品。
A、“独倾”“独钓”“独怆然”“我的孤独”中的独味
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琵琶行》中的这两句是诗中的名句之一。其景与情、静于动以及“取”与“倾”,写得很顺畅,很艺术:每当春江之花绽放之时,一轮秋月皎洁之夜,我往往要拿酒来自饮自酌。诗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都是一些让人迷醉的景色。而诗人在此种景象里,却独自一人喝着闷酒,可见孤寂之情难遣。这是什么缘故呢?哦,原来诗人是被朝廷贬谪了的官员。于是,他将他被贬谪异地的苦闷心情潜藏于诗中,故而使诗句里浸透着难言的感伤与愤激。
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江雪》,乍看,是写景的诗。非也!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独钓”的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借以抒发自己在仕途上失意的郁闷与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景物写得比较隐幽,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凄寂,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这中冷色调的笔意,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是分不开的。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是直抒胸臆么?不!诗中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已经为诗定下了沉重的调子: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禁不住泪流满面。诗人是一个有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但不为武则天采纳,反而还受到无情的打击。万岁通天元年,为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听不进谏言,他只能借登幽州台而倾诉生不逢时,未遇明君而感到孤单寂寞,进而,“独怆然而涕下”了。
包容冰《清茶》:一杯清茶抚慰我失血的嘴唇/我的孤独/犹如一首无人去读的诗/夹在书缝里暗自伤怀/在这样浮躁喧嚣的尘世/你恨的人恨你有加/我爱的人不一定爱你……
“清茶”,仅仅是客观的名称。然而,诗人包容冰却为之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这样一来,在他的的眼里,“清茶”成了一个知心朋友,在不动声色之中“抚慰我失血的嘴唇”。“失血”,含有伤痛感,或来自外界,或来自内心。尽管如此,诗人用了明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毫不含糊地表明“我的孤独/犹如一首无人去读的诗/夹在书缝里暗自伤怀”。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人世“浮躁喧嚣”。再者,人与人之间的“恨”与“仇”总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你恨的人恨你有加/我爱的人不一定爱你”。
我以为诗中最可贵之处,是诗人包容冰没有像古代的一些著名诗家们那样,将“独”味直接的与自己的感觉连在一起,而是采用拟人化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让“我的孤独”以“暗自伤怀”的方式间接地面对我们。他的这种换位的写作方法,会让诗句增加陌生感与第六感,使“孤独”之独味抱朴含真,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B、“独……思”“独不眠”“独潸然”“独……想”中的独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17岁时所写。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反复地吟诵,尤其是在作客他乡的情境下读此诗,却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诗中的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是把对亲人的思念,对孤身异地的感受悄悄地聚在一起,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一般的作客他乡的叙说难以相比的。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刘长卿《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除夜作》与《新年作》两首诗,都是思乡的“独不眠”“独潸然”之作,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各领风骚”。
先说高适的《除夜作》。诗的开头,从“旅馆寒灯”写起,似觉平平,但不可忽视,因为全诗的感伤点是由“旅馆寒灯”而来。诗人亲眼看到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家人欢聚一堂,而自己却孤身一人,独自在旅馆里躺着,仅有“寒灯”相伴。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是用明知故问的方式将油然而生的孤寂之情定格在他人热闹我冷凄的除夕之夜。其凄冷之情(含思乡思亲之情),很能打动游子之心。
次说刘长卿的《新年作》。在唐代,长沙以南地域都很荒凉,潘州一带的艰苦便可想而知。诗人受冤被贬,从鱼肥水美的江南苏州迁至荒僻的潘州,其委屈之心不言而喻。诗人借新年之机,将满腹冤屈化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意为: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诗中的这种人欢己悲之情景,自然地导致了伤悲之泪“潸然”而下。其沉哀入骨的痛切之感,真能让人随之而伤悲。
王维的“独”与“异”之思、高适的“独无眠”、刘长卿的“泪潸然”,都是从诗人的内心流露出来的人生苦痛与伤愁。若是从他们孤身他乡来看,三人均是独处他乡;若是从“受冤被贬”的角度看,诗人刘长卿的处境更让人同情。有人曾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刘长卿在百感交集时却有泪要“弹”,有泪不能不“弹”——可见刘长卿的“泪潸然”里,更显“苦情难诉”,更显官场倾轧,尘世无奈,人生无奈。
包容冰《真的好想你——兼致byp》:独坐缪斯屋檐下,缅怀与感伤/丘比特的神箭/冷不防就射穿我的心脏/带着殷红的血滴疾步而趋/有位哲人说过:/为爱和自由偿付痛苦/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
“真的好想你”,是一个句流行语。诗人包容冰将之作为诗题,是有其特殊用意的。诗中选用的几个神气活现的词语,就是最好的明证。“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缪斯”,也是诗神:“啊!诗神缪斯啊!或者崇高的才华啊!请来帮助我吧;要么则是我的脑海啊!请写下我目睹的一切,这样,大家将会看出你的高贵品德……”(但丁《神曲》 黄文捷译)、“丘比特的神箭”: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丘比特和他母亲爱神一起主管神、人的爱情和婚姻。他有一张金弓、一枝金箭和一枝铅箭,被他的金箭射中,便会产生爱情。
我们一经知道了“缪斯”“丘比特的神箭”的含义,就会得知诗人包容冰“独坐缪斯屋檐下”的“缅怀与感伤”,没有在“真的好想你”的外在层面上表达缠绵的爱意,而是借用神话,从另一个角度写出爱的执着、爱的激情与爱的思念。因为那支爱情的神箭,在“冷不防”之中“就射穿我的心脏”,并让人“带着殷红的血滴疾步而趋”(诗中运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意为已被甜蜜的爱情所浮获,竟想带着苦痛“疾步而趋”,来到爱人的身边)。
诗写到这里,诗人包容冰意犹未尽,又在原有的爱意的大厦里,艺术地推出哲思意味的诗句:“为爱和自由偿付痛苦/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这里,我必须重点谈谈“爱和自由”。“爱”,前面已经谈过了;“自由”,不能不谈。我们知道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有一首《自由与爱情》的名作:“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白莽译)从诗中可看出,生命、“爱情和自由”的关系。这样,就使爱情诗的爱情之“甜蜜”与“痛苦”赋予了新的含义,并使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此,我想说,品析诗人包容冰的现代汉语佛诗,不能停留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语境之中,而是要作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研究分析或深入发掘,否则,就难以全方位、深层次的把握他的得意之作。
《真的好想你》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直面“真的好想你”,而是让诗句随情变换着言说方式,即用站在后台的潜台词悄悄地告诉他人:我的确是真的好想你,我真的是在思念你(当然,对方像我一样,已被爱情之神箭射中了,亦在想我,思念我)。
像诗人包容冰的《九曲月光河》:“黎明的峰巅上/一个消瘦的诗人/独立如旗。背负人类的灾难/妹妹挥不去的惆怅/无处话凄凉 ”,其艺术表现手法亦是双向的:一边是“一个消瘦的诗人/独立如旗”;一边是“妹妹挥不去的惆怅”。他要“背负人类的灾难”与“妹妹挥不去的惆怅”,真可谓双管齐下。然而,其结局却是“无处话凄凉”(妹妹不在身边,或者说已经不在人世,因为“无处话凄凉”来自于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其思念之情亦在“无处话凄凉”之中。
从《真的好想你》到《九曲月光河》,其间不断翻新、不断幻变的艺术手法,帮了诗人包容冰的大忙,让他能用自己的新色调的诗作区别于古代名家,其独味也就不一般了。
五、古今著名诗人运用拟人将物之“独”暗代人之“独”,其“独味”可人。然而,佛学诗人包容冰则进了一层,将“灵魂”之“独”味推向了极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此两句,是写眼前之景么?是的,但又不完全是。因为诗人借景生愁,把伤心之处几乎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别诗人而去。“尽”、“闲”两个字,以特有的“独”味把读者引入一个既“独”又“静”的境界。这种以“动”见“静”、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勾画出诗人“独”坐出神的情景,悄悄地流露了心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诗人将雨夜的情景毫不保留的推到我们的面前:田野里的小路也跟云一样黑沉沉的,只有江里的船上灯火是明的。我们读后的第一感觉,肯定是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尽在其中。诗中,以“明”反衬“黑”,更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欢;当然,亦暗含有诗人因“喜雨”而长夜无眠。这种“喜雨”的至简至真之情,给人的感染力是极大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墙角”,不大惹人注目,亦难以被人赏识。然而,一反常态的诗人却聚焦于“墙角”。其意在明显不过:就是想突出“数枝梅”(虽说身居简陋之地),而孤芳自开的形态却是与众花不尽相同的——这是“数枝梅”的真实存在。若是再深入地品一品,就会发现诗人的本意不在此,而在彼。他是想体现出人所处之地如“数枝梅”之地一样,却依旧能坚持自己的主张与态度。
“孤云独去闲”(李白)、“江船火独明”(杜甫)、“凌寒独自开”(王安石),均用“云独”“火独”“梅(花)独(开)”等物,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独味。
诗人包容冰的“某个星期天的傍晚/一只孤独的麻雀栖息枯槁的枝柯/瑟缩着脑袋把我张望”(《某个星期天》)“孤独无援的飞鸟/请你按倒狂放”(《寒露》),亦是借“孤独的麻雀”“孤独无援的飞鸟”传递内心真实的感觉,其独味亦异彩纷呈。
我以为在以物或借物之“独”来替代人之“独”的这一艺术层面上,古今著名诗人可算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另一层面,也就是深入到“灵”“灵魂”(虚设)的艺术层面上,可以说,诗人包容冰可谓“更上一层楼”。他以一个佛者的慧觉与佛学诗人的才气,开拓了“独味”的新领域。比如:
“把要说的话咽进肚里/发酵成一坛老酒/让孤独的灵魂/独自啜饮”
——《这个世上,什么人最穷》
“习惯独处。在风清月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哪两颗星星是父母的灵魂/哪一颗星星是我的灵魂/灵魂们在天堂对话/人与人在尘世间碰撞”
——《风再大,心也静》
“我握着湿漉漉的往事/只能给孤独的灵魂诉苦。然后想到/然后超越现实的苦难,救拔自己”(《读<</span>西藏生死书>》)
《这个世上,什么人最穷》,其通感、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灵活多变:“话”,“发酵成一坛老酒”,让“孤独的灵魂”去“独自啜饮”,让人品悟后会如醉如痴;《风再大,心也静》,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其想象力极为丰富:“天堂”“尘世”(天上人间)的灵魂们在“对话”,在“碰撞”,给人留下“天高任鸟飞”的多重想象的艺术空间。《读<</span>西藏生死书>》,以虚实结合、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用佛者的慧觉将两个不同世界(现实的、理想的)巧妙地融合,以期达到超越“苦难”的最高境界。
看得出,这是作为佛者的诗人包容冰以佛觉的慧性,将宇宙天地自然拥入怀中,让其飘荡着天性、人性、佛性的“独味”。
“独味”,能进入《现代汉语词典》,不应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以上所举的活生生的实例与对“独”及“独味”的多角度解析,已经出示了最好的证明——似乎只等着现代汉语语言专家们的验收了。
只是,有一点应该着重强调一下:不管现代汉语语言专家们验收与否,佛学诗人包容冰对“独味”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因为是他在佛境之中,用佛者的灵性、诗人的诗性写出的“独”味之诗,引发了我的“奇想”,才得以让我相继发现了“独味”的踪迹,写出了这篇不一样的《独味》……
2018年2月2—6日写于鄂州鸟缘居
作者简介:
陈明火,笔名执仗,湖北省鄂州市峒山人。系世界诗人大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第五、六届委员。已出版著作《无锁的情空》《带电的符号》《挑剔名作及评点》等八部(三部中英对译),主编或编著省级教材《综合阅读》《进格作文》等三十余部,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现代诗、文艺评论、小说、散文、纪实文学等数百万字,有两百余首(篇)译成英、日、希腊等文字。曾获《中国作家》2003年“全国评比”特等奖、希腊作家艺术家国际协会2005年度“欧洲联盟杯”奖等多次。另有陈明火诗文评论集《抒情者的迷途》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