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喧嚣的尘世寻找心灵的安静
——读包容冰的诗《为了安静》
唐 诗
容冰与我是一个在此次回忆之前没谋面,但又有很多联系的诗人,因为热爱诗歌,我们一拍即合的决定,把本届中国当代诗歌奖颁奖的系列活动放在岷县举办,由此我们开始了诗人兼合作者之间的广泛的交流和沟通。这一段时间以来,一个诗者、禅者、思想者的容冰一直在我的头脑中活跃着、蹦跳着,有时候他一下子就走到我的面前,让我感到这位西北的文人,把甘肃的风土人情、乡土乡愁、梵语佛声带到了我的面前,让我有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
在此,我突然觉得为什么写诗的人之间就这么容易沟通?诗歌为什么有如此动人的魅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虚假与伪善,太多的欺诈和陷阱,然而,我在这个到处充满了危险的时代,诗歌让我看到了真诚和真情,看到了信任和信赖。因为诗人能够直接的与诗歌之外的任何事物沟通,外界的任何细微的变化,哪怕是一只蚂蚁的呼吸,诗人都能够感知到,真正的诗人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能够一直不断的和万事万物共鸣,诗人敏感的双眼会在诗神的帮助下,把自然、人生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无与伦比的诗意,从空间直接裁截出来,用精准的文字写成闪光的诗行,从而固定在某个恰当的时点上,由此,诗人用诗篇在这个喧嚣的尘世拓展出庞大的诗意空间,这里到处都是美妙的文字和闪亮的诗篇,文字美妙的声音,完全不同于尘世之中的杂乱之声,他仿如天籁之音,让我们在尘世蒙垢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清洗,灵魂得到安宁。这就是我这段时间以来阅读容冰诗歌的一种强烈的感受。这首《为了安静》,让我获得了心灵深处的抚慰和慰藉,我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再一次获得了来自诗歌的宁静。
这么多年,我蜗居在偏僻的乡下/一点点老去/一点点被世人遗忘/剩下人们看不到的思想/幽深、淡蓝。有时跟清风明月/对话。有时跟夜间/游走的鬼神对话……
这一节诗行,让我们在庞杂而无序的时空之中,在漫长的时间的尽头,发现一个蜗居在乡下的年轻人,在岁月无情的雕琢下,逐渐凸显日渐苍老的面容和日渐幽深而淡蓝的思想,他的精神世界既是高雅的,又是幽暗的,既有文人的雅气,也有幽灵的鬼气,我们感到了一位既敏于发现,又善于思考的诗人,在乡村的生活生存的状态,读来让人有突然被拽出尘世的感受,心仿佛被什么东西拧在半空。
窗外的风,一直在吹/从春吹到冬,冬吹到春/把大的吹小,小的吹大/从有吹到无,无吹到有/把红的吹黑,黑的吹红/从天晴吹到天阴,天阴吹到天晴/把活的吹死,死的吹活
这几句诗行写得很直白,窗外的风,仿佛伸出了凌厉的手,突然之间撕掉了一个一直蜗居在乡下的蒙面人的外衣,让我们看到了他裸露的思维和裸露在脸上的思想,在他的眼里,风就是某种神奇力量的化身,可以让一切不能变的东西发生逆转性的变化,“把大的吹小,小的吹大/从有吹到无,无吹到有/把红的吹黑,黑的吹红”,这样的诗行无疑具有强大的力量。仿佛风直接捶打着我们在尘世之中日渐麻木的神经,我们也有从生到死,再从死到生的生死轮回之感。
窗外的风,一直在吹/从去年吹到今年/把真的吹假,假的吹真/从白天吹到黑夜/把男人吹成女人,女人吹成男人/从前世吹到今生/把畜牲吹成鬼,鬼吹成人/从地狱吹到天堂/把凡夫吹成圣贤,圣贤吹成佛
无疑这几行诗歌,已经让们强烈地感受到佛家思想在容冰诗歌中的巨大影响。佛家的很多思想在容冰的诗歌中都有着生动而有诗意的体现。显然这样的风吹来,不仅是凡夫经不起诱惑,就连定力很深的圣贤们都会被吹成正知正觉的佛,那么诗人的寓意已经在这里要逐渐露出谜底了。
风,一直在吹……//为了安静,我把升腾的欲望/劝了再劝,压了再压/让堂前点亮的酥油灯盏,继续说话——
这样的风可以在这个喧嚣的人世界为所欲为,一切不可能都会在这种风的吹动下变成可能,风把蜗居在乡下的诗人吹得欲望升腾,大有借此风大展一番拳脚的气势,但是,这世界已经喧嚣得不能再喧嚣,颠倒得不能再颠倒,为了给这个几乎不能让人安静的世界一丝难得的安静,诗人把升腾的欲望压了再压,让只有在佛家世界里开口说话的酥油灯,继续说话,继续开示,继续安抚众生。
一眨眼,我已老了/把那些神秘的事物/终于看穿。一眨眼/谁能在安静中走向真正的涅槃//风,一直在吹……
也许是时间的功劳,也许是诗人自己开悟的结果,或许更是佛神秘的力量作用的结果,诗人虽老,但诗人已经能够看穿神秘的事物,至此,诗人发现在眨眼的瞬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在这个风为所欲为的时代,他似乎发出了尼采般的呼喊“谁能在安静中走向真正的涅槃?”
我想,在风一直吹着的尘世,要想安静的走向死亡都是一种奢侈,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者容冰诗歌的诗意追问和强烈的呐喊。这首《为了安静》,犹如在喧嚣的尘世突然甩出的一道明亮的闪电,把我们一直以来蒙昧的心照耀得通体透明,浑身闪耀着诗性和神性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