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包容冰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4

贴呼岩鸾老先生的诗评。谢谢!!!

$
0
0

 

 

 

 

诗难:舍利在地震中证悟《无量寿经》

                         呼岩鸾

 

 

佛祖说:“七觉圣道,修行五眼。昭震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觉聊法性”。佛祖在《无量寿经》中,睁开了五眼。

佛祖以五眼向世界看去,一个人的诞生和一个佛的诞生一样。一个人生下了做了国王,名世饶王。他弃国捐王,入了沙门,号曰法藏。法藏修行精进,满足五劫,修成无量寿佛。从佛祖所受之法,践法言行结果,俱在《无量寿经》。

我翻开《无量寿经》,发黄的纸页,很像黄土地。上有一极小白色之虫爬动。我以昏花老眼看去,似《无量寿经》经文中“蜎飞蠕动之类”。我不敢稍动,稍动就是身依纸页的小虫的地震。

我复翻开2013年《岷州文学7·22岷县抗震救灾特辑》,见舍利长诗《我的亲人,我的家园》,洁白的纸页上文字如《无量寿经》的“蜎飞蠕动”:

       我的亲人们哪,灾难没有远去

      告诉你一个躲灾避难,贩夫走卒不知道的秘密

      到《无量寿经》里悉心探寻

      归家认祖的途径

 

 2013年7月22日岷县地震,死人近百,物损无算。舍利老家马家沟村正处震中,房舍尽坍,家人有幸保命,但熟悉的一些村人死伤了。佛子舍利发心奋勇救灾救难,并且在对灾难的身受和抗争中,感悟佛,感悟佛法,集中感悟《无量寿经》——佛施以梵唱诗人和他的诗歌的风云际会,无处不在随时能有。

舍利数十年来,早读诗,晚诵经;以佛入诗,以诗证佛;对诗和佛与苦难的关系,已然悟得。诗中梵音在佛指引下指证人间诸种苦难。他第一部诗集《我的马啃光带露的青草》,饿马嘶鸣后,佛音依稀在饥饿贫穷的陇中响起。第二部诗集《空门独语》上下卷,佛家空门内是尘世内核,空门外是尘世本相。空门内广外阔,独语声宏;人类灾难已不止于饥饿贫穷;战争、核弹、生态破坏、人性异化,更凶狂者一一接踵。此后,舍利佛诗指向2012年5月10日岷县大洪灾,指向2012年12月22日世界末日传说;又指向《西藏生死书》的生死悲喜。舍利诗歌,苦难是一永久的母题,以《心经》、《金刚经》、《华严经》、《阿弥陀经》等诸经佛光,照耀苦难,鼓舞人心向佛,实现心灵帮扶功德。

2013年7月22日岷县地震,舍利在地震中心救灾救难,心中装《无量寿经》,向其感悟,向其取力,向其起愿,而生百倍信心和勇气。在舍利身心中,岷县地震和《无量寿经》遇合,实是佛祖早已预设的机缘。

 

岷县,苦甲天下陇中地。人多善良向佛,地多产当归等药材救世人疾。这是块黄土地,黄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在黄土地上开拓建设净土。地震后黄土地受损,灾后人们仍建设净土努力坚持不稍歇息。佛说净土无数,《法华经》有灵山净土,《华严经》有连华藏世界净土,《大乘密经》有密严净土,阿閦佛有东方妙喜世界净土,药师佛有东方净琉璃世界净土等。但秽土秽国之人最向往者,则是《无量寿经》中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岷县佛众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岷县黄土地和《无量寿经》净土有缘,迹象一一显明。

《无量寿经》是贯彻“十方净土”佛义的净土类经典,叙述过去世法藏菩萨,向佛祖发四十八大愿,从“国无恶道愿”,到“莲花化生愿”,终到“现证不退愿”;誓愿“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圆满位登无量寿佛,教化群生,以五善之大圣力,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建成阿弥陀西方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此极乐世界,殊胜言说不尽:“国界严净”,“光明遍照”,“寿众无量”,“宝树遍国”……这是苦难人民醒时梦时都向往的世界。岷县此极苦之地的极苦人民,更向往这一个无苦无难福德无量的世界。

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十三个名号,无量寿佛即其一。阿弥陀佛在中国佛教中,地位极高。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的观世音菩萨,是其左肋侍,和其右肋侍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接人进西方净土,又称接引佛。《无量寿经》广泛被人念诵。自宋代以后,中国人的净土信仰就与禅宗信仰并列成为中国两大佛教思潮。近现代更形成“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宗教景象。此一景象在岷县更是遍地可见。

信仰净土说的佛众在中国形成了净土宗,又名莲宗。初祖东晋慧远在庐山与僧俗十八人结为白莲社;至唐代善导和尚正式立宗。此后最著名的净土宗僧人有东魏汾州玄中寺昙鸾,东传日本开宗的日人亲鸾。净土宗信仰者修行追求死后往生西方净土。主要经典是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及世亲著的《往生论》。在地震巨响中,岷县心念口诵《无量寿经》者多多,非止舍利一人。

净土宗判教学说有“二门”说和“二道”说。往生净土有难易不同的二门二道。《无量寿经》是“净土门”,“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这是“易行道”,靠阿弥陀佛“他力”相助,即便往生净土。其他佛教经典的教义,理深解微,须细研精读;一般人做不到,是“圣道门”中的“难行道”,往生净土不易。大量劳苦信众,挣扎谋生,且文化水平不高,无力无暇研读体会艰深佛经。但只要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死后就能往生“安乐国土”西方净土。因为“阿弥陀佛”名号实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本体,内聚佛祖一切功德。北宋沙门戒深著《净土往生传》,记自晋至宋凡七十五位僧尼往生西方净土。岷县的劳苦民众,多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进《无量寿经》净土门,走《无量寿经》易行道,实施念诵“南无阿弥陀佛”的净土宗虔信者。

诗人舍利精研《无量寿经》等佛教经典,读当代净土宗佛刊佛书,力行一个在家居士学佛的早、晚课诵,持五戒,修十善精进不怠。他的诗中有“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的偈语,他是虔心《无量寿经》的净土思想的。藏传佛教的最尊崇的咒语是“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会之得福乐。汉传佛教最尊崇的也是“六字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念之往生净土。

在岷县地震中,诗人舍利由残破的土地沉潜入《无量寿经》中,探寻到了并且也告诉别人“归家认祖的途径”。

 

地震由地下二十公里迅疾跑到岷县黄土地地表时,诗人舍利正在县城居室阳台做完礼佛拜忏的早课,刚一感受到灾难来临,立即寻求佛陀的救援:

       由于求生的本能

      立即跪倒在佛案前,双手举起佛像

      我接连不断地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妻子儿子跑来跪在佛案前,“瘫痪失明的老母亲躺在床上”,一家“阿弥陀”,齐声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而五十里外地震中心的老家马家沟,也有奇迹发生。老屋倒坍了,“四叔起床早/到庙里去烧香/逃过了这场不测的劫难啊”。

2013年7月22日早晨的岷县,地震魔劫在叫啸。但是,在舍利和一切佛众的耳中心中,《无量寿经》也在“佛语梵雷震”,阵阵“法音雷震”:“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诗人舍利脚踏余震疾回老家救灾。眼下一庄俱毁,祖屋坍塌,村人死伤,哭声盈耳——已失去老家了。诗人离乡住城,未舍得卖掉老屋。他说老屋是根,卖掉就等于卖掉了根,无法回去了。县城余震迭来,邻居皆惶惶下楼逃跑,诗人一家人未想到逃跑。因为他在思索:“你能跑出死神的追命吗?”站在老家废墟前,诗人再次思索同一问题:

       远离乡村

      难道就远离了灾难的追问?

诗人梦中“苦苦菜开花的乡村”,已然毁于一旦了。他这时必定仰视依然高远的岷县的天空,彷佛看见无量寿佛端坐云头,听见了佛的召唤:“所有一切众生,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如此,才能跑出“死神的追命”,“远离灾难的追问”。

 

诗人舍利在震中灾区,眼见灾民自救,部队官兵,医务人员,机关干部和各路志愿者赶来积极救援。舍利望着废墟一片的村庄,作为人子,他把手伸进残砖断瓦寻找生命遗失的灵魂;作为佛子,他心颂《大悲咒》、《无量寿经》的阿弥陀佛声,响彻尘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精神佛塔在破砖碎瓦中高高耸立。而作为诗人,他在大难惨状面前无财无势,只有语言满腹,“我觉得有苦难言”,“我感到多么惭愧”,“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他过去“写诗说法/只因人微言轻/得不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现在,为了救急救难,诗力虽微,亦当用尽全力。诗人舍利即时把灾区资讯和图片发给著名诗人林莽等全国各地文朋诗友。他在极短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组织山南海北诗人、作家二百多人的诗文,筛选九十七人的抗震救灾诗文数百篇,编发《岷州文学·抗震救灾特辑》,以对岷县记录灾情,温暖人心,慰藉苦难,鼓舞善愿善行。

诗人对苦难的最大贡献是诗歌,神对苦难诗人的最大贡献是诗歌,伟大宗教都是苦难者的宗教。伟大宗教的经典都是诗歌。佛经是诗歌,基督教《圣经》是诗歌。新旧约《圣经》六十六卷,有《诗篇》、《雅歌》、《箴言》等专门诗歌卷。《大正藏》收录佛经三千三百六十部一万三千五百二十卷,每卷中都有大量名之曰“偈”、“颂”的诗歌。《法句经》可算是一部佛诗专集;摘录早期佛教经典十二部经、《阿含经》等经卷中的七百五十二首偈颂。禅宗经典《五灯会元》所收语录,皆为随缘而作的禅诗。宗教的伟大经典如《圣经》,尤其是重要的佛经,都包蕴着修辞、比喻等诸种诗歌元素。宗教的伟大创始人都是诗人。释迦牟尼和耶稣都是伟大的诗人。阿弥陀佛和佛教诸菩萨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们传道说法的语言就是诗语,是卜辞咒语式的诗歌。

《无量寿经》中,佛祖作五言长诗(说颂)一首:“东方诸佛刹,数如恒河沙……”;又作七言长诗(说颂)一首:“如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法藏比丘作七言长诗(颂曰)一首:“如来微妙色庄严,一切世间无有等……”又作五言长诗(偈颂)一首: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

舍利长篇佛诗《我的亲人,我的家园》,就是诗人被地震震波激发诗性思维,在所有宗教性诗歌的神示中,感应《无量寿经》的佛诗妙音写出的。

写出抗震救灾诗文的九十七位诗人作家,都是道德良知沛然在心的人。有的人从现实的理念出发,给予苦难人民真诚的悲悯和有力的鼓励,他们诗文的主题词是“挺住”、“加油”、“坚强”、“不哭”、“不怕”、“不到”、“祝福”……有的人接过幽玄的神旨,抚摸山川的创伤,给断垣残壁撑上神恩。李广平眼中滚动着“神的一滴泪”。谨守佛戒的佛弟子舍利,应时把《无量寿经》化作激越畅流的诗音诗韵,和无数念颂阿弥陀佛的灾民一起,奔跑呼号在岷县失陷断裂的土地上了。呼岩鸾在远方听见岷县“地动佛音密”,祈愿佛祖给岷县人民一个不可思议的美好轮回。

此外也有人在震前来岷县看过风景,在震后恢复时也可能再来岷县看风景。他们与佛和宗教无缘,与苦难众生无缘;只与举在头前的照相机有缘。岷县不会记住他们,也就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走了好像没来过一样。

舍利作为诗人,又感到无力了:

        而我的诗,在一页苍白的纸上

       昙花一现,继而走向死亡

不会这样的!诗人舍利放心好了。救苦救难的阿弥陀佛将会扶持引领救苦救难的诗人作家及他们的诗文走向净土。岷县地震,纪念碑就是不到的岷山,碑文就是九十七位诗人作家的诗文。

 

诗人舍利感到了愤怒。因为震后“阴雨不断。窗外传来划拳饮酒的声音/高声喧哗的声音,淫笑放荡的声音/灾区的亲人还在泥泞中挣扎,哭泣/灯红酒绿的城市,依然歌舞升平……”诗人舍利佛子舍利愤怒至极,因为

       多少人失眠犯困

      多少人命归黄泉

      多少人依然高举酒杯

      多少人还在莺歌燕舞

诗人的怒火和佛子的怒火,在此前在此后尤其在此时,烧向下列人等:别人死去自己毫发未损仍在追求酒色财气者;别人房倒屋坍自己未丢半片房瓦更能酣然入睡做黄粱南柯春秋大梦者;利用天灾建立政绩以求仕途猛进者;巧借人祸大做广告实图招财进宝者……此类人等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实是恶人强人骗子。他们千言万语,千招百式,都不如梅川重灾区道上一个老农对着别人的棺材,哭自己的难怅,念一声阿弥陀佛。

     诗人的愤怒是无量寿佛的愤怒。“尔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六种震动其威力无比,是六积、六根、六境、六因同时共震,“并现种种稀有神变,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寿经》的佛声佛音压倒了人间一隅的恶声恶语:“应时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无量寿佛引导善男子善女人走上正途正觉。无量寿佛又怒斥恶男子恶女人:“欲为众恶,强者伏弱”;“残害杀伤,迭相吞啖”;“奢淫骄纵,任心自姿”;“身心不正,常怀邪恶”;“放姿游散,耽酒嗜美”……这正是舍利所见五恶十恶。佛的五眼,能见恒河无数沙,不容秽土一粒尘。

舍利的愤怒,在震后不良氛围中,被《无量寿经》引发,又被《无量寿经》化解。一片佛心在人心。

 

 诗人舍利静下心来,思考成灾和消灾问题。

道教有“天人感应”思想,佛教有“十因”思想(《成唯识论》、《显扬圣教论》);用以解说自然现象和精神现象的产生和相互转化。诸种宗教经典说到自然界有地震,人类精神上也有地震;并指出两种地震可以相互转化。人类罪恶造成精神地震,自然界地震是神对人类罪恶的天罚。基督教《圣经·启示录》指出巴比伦城的罪恶引来地震,腐败透顶的“大娼妓”巴比伦城在地震中彻底毁灭:“接着有闪电、雷霆和大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发生过这么厉害的大地震”。佛教《中有闻教得度大法》,又名为《西藏生死书》,描述有罪的人死后在法性中阴所见的精神地震现象:“中有陷阱”,“吸入地狱”、“贪痴重业,幻成巨声。可怖烈光,亡者畏惧,定欲逃避”,“贪吝所变,饿鬼道光,照临尓身”。宗教经典启示,人类精神地震能转化为自然界的地震。《无量寿经》缕述了人类精神地震的“浊世恶苦”的五恶:“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居上不明,在位不正”;“兴兵相伐,攻讦杀戮”;“不敬父母,轻慢师长”;“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五恶之人的结果是: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受五痛五烧,“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舍利凭其佛法慧觉,看见了这两种地震的转化。他不是自然科学家,不寻找自然界地震的成因。他是佛教诗人,寻找人类精神地震的成因及造成的灾难。在地震废墟上,只有他知道痛定思痛:

       静下心来,好好追问

      灾难的病根在哪里?

诗人看着一些人在地震废墟边上仍然吃喝淫乐,又痛苦地想起传说中的2012年12月22日并未届时到来以后,人们似乎变本加厉地杀盗淫妄酒,越加张狂地大吃海喝而庆幸。他明彻地点出一些人的思想:“死在餐桌上,也是饱死鬼/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他准确指明这些人的归途:“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真的好去,可出来好难呐/百千万劫找不到出口”。而地狱的大门大开,一边写着“末世信仰”,一边写着“享乐主义”。

诗人舍利以自然界的地震为切入口,找到了人类灾难的病根;从《无量寿经》悟出一个佛理。人类精神地震比自然界地震更可怕更可怖。重业成巨劫,精神框架倒坍,精神地基塌陷。精神地震成灾原因是信仰丢失,人性退化,心灵扭曲,道德沦丧,社会整体腐败。繁华的大比伦城其实是毁于腐败的巴比伦人的精神地震;人则由精神地震震出的隙缝堕入地狱。诗人叹息人类在精神地震中如不能有效抗震救灾,人类社会将万劫不复,人类将在地狱永远为鬼为畜永受磨难。

 

诗人舍利不唯看见了自然界地震的惨象,也更看见了人类地震的惨象。震后,他提出不但要在地面上重建物质家园,也要在人心灵上面建设精神家园。他历数中国近四十年“有名”的震灾洪灾:唐山、汶川、玉树、舟曲、雅安、岷县。

        死神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

       灾难又摧毁了多少人的家园

       活着的人,在灾难撕裂的伤口上

       只知道重建家园

这是不够的,只知道在震破的土地上重建家园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还要知道“灾难的病根在哪里”,不但在地面上重建家园,更要在心灵上建设精神家园。诗人舍利早就开始进行自己精神家园的建设工程了。他“深入圣哲的典籍/修身养性/隔断杀盗淫妄酒”。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持斋茹素。终至“觉悟生死大道,把‘死’字早就供在佛堂/晨昏礼拜,念念不忘”。

             明眼的人看出我顿悟的智性

           无珠的人看出我偏执的愚昧

     诗人已经找到“超凡脱俗的路径”,能够“让灵性找到本有的故乡”。他还把佛的救赎带给家人,母亲失明,心见佛祖,瘫在病床上呻吟念诵阿弥陀佛;父亲去年已“入住天堂以外的极乐国度”。

无量寿佛以佛法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教信众的精神家园。《无量寿经》记述了建设极乐世界的蓝图和方式,描绘了极乐世界的胜景——这本是人类美好梦景的曲折达成。秽土去秽,方成净土;佛以十善十恶:“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培养出“其智宏深”,“其心正真”,“因缘愿力,生出善根,摧毁一切魔军”的新人,建成并迎接天下善男子善女人入居的“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的极乐世界。

家是西方极乐世界,祖是阿弥陀佛祖。舍利在《无量寿经》里找到了归家认祖的途径,在自己精神世界里已经归了家、认了组,并且通过诗歌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一切有情众生(“贩夫走卒”不知道也不告诉。此贩夫走卒是官场、商场中愚钝之人,绝非旧指的劳动者),让咱们大家一起归家认祖,共同建设地面上和精神上的家园。

 

人类社会在发展进步,人类宗教也在发展进步,人类不可一日离开宗教。宗教从来不是迷信,不是精神鸦片。宗教是一种精神科学,也蕴含自然科学原理。现代宗教正处在深刻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但容纳了现代人文科学理念,也接受了大量现代自然科学因素,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基督教鼓励信徒学习自然科学理论用以解释教义,想来保守的天主教已认同了同性恋。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引发的种种弊病促使世界范围类新兴宗教纷纷产生,改造传统宗教教义对社会变异,给现代人解脱精神困扰。新型宗教已多达二千多种,著名的有摩门教,巴哈依教、创价学会等。中国汉传佛教为适应信众需要,早就发展变化,由山林佛教发展为都市佛教;出现过禅农派发展为生活禅。现代则出现了和时代紧密结合的人生佛教及人间佛教。世界要和平,中国要和谐,伟大的宗教是能发挥伟大的作用的。

舍利诗歌,是人间佛教的诗歌。

 

帕斯卡尔认为,上帝对诗人很重要。世界可以成为废墟,诗歌不会成为废墟。宗教性诗人的宗教性诗歌,作为诗歌给人审美愉悦;诗中的教义,给人思想。岷县地震废墟上的新家园,正在一砖一瓦重建中。诗人舍利继续在用一字一句建设精神家园。《无量寿经》也是一字一句建成了它的庄严本体的。精神家园的柱石,是支撑人间家园的坚不可摧的力量。

佛祖说颂曰:“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一个人读通一部《无量寿经》不容易,亲历一次地震不容易,写一首抗震长篇佛诗不容易。哪个诗人以佛的五眼看世界,世界就以佛的五眼看哪个诗人的诗。

                      2013年10月11日深圳围岭山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74

Trending Articles